发布时间:2025-10-27阅读量:10
2025年10月22日上午,由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共同主办的陈立心理科学前沿论坛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系列研讨活动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特邀牛津大学学生福利与支持服务联合主任、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简·哈里斯(Jane Harris)老师担任主讲人,围绕“国际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挑战”展开深入探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王倩老师,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副系主任胡玉正老师、百人计划研究员吕韵老师、副教授杨宏飞老师及讲师徐青老师等专家、学者出席活动。
论坛伊始,主持人吕韵发表开场致辞,向与会师生致以诚挚欢迎。随后,胡玉正简要介绍了主讲人简·哈里斯的学术背景与专业成就,并引出本次讲座的核心议题: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高校心理咨询是否过度依赖医学模型,从而窄化了其应有的支持功能。

(副系主任胡玉正老师开场介绍)
讲座中,简·哈里斯结合其二十年来在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一线的实践与研究指出,英国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危机化叙事,抗抑郁药物处方量在十年内翻倍,高校心理咨询服务逐渐被置于症状缓解与诊断导向的框架中。她批判性地指出,这种趋势可能导致心理咨询的本质被削弱与窄化,忽视了青少年在身份认同、人际关系、成长任务等发展性议题上的深层需求和心理韧性。简·哈里斯老师强调,我们应重新审视将心理问题病理化的倾向,呼吁教育者与心理健康工作者共同探索更全面、更具发展性视角的支持模式,帮助儿童青少年在复杂而充满挑战的世界中更好地成长。

(主讲人简·哈里斯老师)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就非病理化视角的心理健康服务在高校中的实践路径等问题与简·哈里斯展开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不断。

(提问环节师生互动)

(主持人吕韵总结致辞)
本次活动不仅拓展了师生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国际视野,也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的深度融合。未来,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将继续依托“陈立心理科学前沿论坛”等学术平台,汇聚海内外顶尖学者,促进学科交叉与创新,为构建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吴骏杰
图|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