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3阅读量:10
4月18日下午,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在紫金港西区海纳苑3幢举办陈立心理科学青年论坛讲座暨“心理有你”优秀系友系列报告会。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浙江省重点人才工程青年人才尹军教授以“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如何助力办公与科研”为题,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术分享,吸引了全系师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尹军结合自身在心理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研究经验,系统阐述了大语言模型在办公与科研中的创新应用。他首先以办公场景为例,指出大语言模型可通过自动化文档处理显著提升效率,例如利用语音转文字技术快速整理会议录音并生成纪要,或根据主题框架自动生成发言稿、通知等行政文本。针对科研场景,他分享了模型在文献管理中的突破性应用:研究者上传文献后,模型不仅能快速生成摘要、提炼研究脉络,还能辅助论文写作,从大纲设计到段落撰写均提供结构化建议,甚至可模拟实验数据结果以验证假设。此外,他特别提到模型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启发作用,例如通过逻辑推理探索社会心理学与算法偏见的交叉议题,为创新提供新视角。
尹军强调,掌握大语言模型的交互技巧是发挥其效能的关键。他以“角色设定”为例,说明若要求模型“扮演数据分析师”或“模拟审稿人视角”,可显著提高回答的针对性。同时,他提醒使用者需保持对话上下文的连贯性,避免频繁切换主题导致输出质量下降。针对当前普遍关注的模型“幻觉”问题,他建议在文献引用与数据分析等场景中结合人工审核,尤其在生成代码或图表时需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现场师生对这一话题反响强烈。
简短而又丰富的一小时讲座中,尹军通过大量实操案例与前沿研究成果,生动展现了大语言模型如何重塑办公与科研生态。现场师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为大家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挑战提供了新思路。
尹军是浙大心理系2008届心理学专业本科生、2013届应用心理学专业博士生。现任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入选浙浙江省重点人才工程青年人才等;主要开展群体行为与智能算法社会影响的研究,主持3项国家级和2项省部级项目(重大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发表 50 余篇高质量期刊论文,包括Psychological Science、JEPG、Cognition等;担任浙江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认知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应用心理学》编委等;主讲的《心理测量学》课程入选浙江省一流课程,《机器人心理学》入选浙江省“十四五”四新重点建设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