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旧版  测试栏目6  大图切换

从心理学到自动驾驶——心理系跨学科教学新探索

发布时间:2025-04-15阅读量:10

2025410日下午,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本科生《工程心理学与实验》课程特别邀请优秀系友、自动驾驶领域专家何凯锋博士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专题公益讲座——《人工智能背景下L3自动驾驶人因交互》,开启了心理系本科教学与自动驾驶领域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新探索。


何凯锋博士正在授课


讲座伊始,何凯锋以理想、小鹏、华为、小米等知名企业为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乘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的软硬件发展阶段。他指出,当前最为流行的路况识别技术是图像识别,但该技术存在流量过大、识别错误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利用先验路况信息也面临着更新滞后这一瓶颈,严重制约了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拓展应用。

 

何凯锋博士介绍当下辅助驾驶技术及其应用


何凯锋进一步阐述,现有的辅助驾驶技术尚无法应对所有复杂路况,当遇到难以解决的情况时,必须依靠驾驶员及时接管车辆。然而,如何精准提示驾驶员接管车辆、确定接管的最佳时机以及如何准确检测驾驶员的状态等问题,依然是当前技术面临的重大难点。这些问题的攻克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突破,更离不开心理学的有力支撑,以助力更好地理解驾驶员的行为模式,从而设计出更安全可靠的人机交互系统。

讲座的第二部分是备受同学们期待的辅助驾驶体验环节。在何凯锋和课程指导老师高在峰的引导下,同学们先是观看了理想 L9 和极氪 007 的自动倒车入库演示,随后亲自登车体验了两款车的城市领航功能,亲身观察并感受了自动驾驶过程中存在的人因问题。在惊叹于辅助驾驶系统带来的便捷性的同时,同学们也深刻意识到,自动驾驶技术在路况识别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在面对不规则弯道或复杂交通状况时,车辆的反应能力亟待提升。通过这些实际体验,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绝非单一学科的孤军奋战,而是一个需要跨学科携手共进、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

为推动母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何凯锋博士与高在峰教授达成共识。何凯锋博士将把最前沿的自动驾驶理念及最新款自动驾驶汽车案例持续引入一线课堂,并与第一课堂教师携手探索产学研融合的跨学科教学新模式,致力于培养面向人智交互的复合型人才。

 

辅助驾驶体验环节之观看自动倒车入库


浙江大学心理系一直以来注重探索心理学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在当今心理学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本科课程《工程心理学与实验》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以“做中学”为核心,积极构建以课堂演示实验-实验室教学实验-企业项目实践-独立自主科研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为学生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与成长平台。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浙大心理系与自动驾驶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将不断走向深入,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筑牢根基,也为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发展贡献心理学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