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旧版  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源于原杭州大学心理系工业心理学专业,其创建者为我国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陈立教授。该专业于1988年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属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在我国心理学领域,该学科也是首批硕士和博士点,并建有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自2002年起,经学科目录更改,工业心理学更名为应用心理学,并先后两次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以国家重要社会问题和心理学与高新技术的交叉应用为导向,追踪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充分利用浙江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逐步形成了“智能人机交互”、“航天航空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开发”和“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等四个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28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面上项目、“863”项目、“973”项目、攀登计划、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60余项和NIH(美国国立卫生院)、IBM、Microsoft、Intel、Motorola、Nokia等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20余篇,其中被SCI、SSCI、EI收录的论文14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0余部。相关研究成果曾获国家及省部级奖近20项和国家授权专利6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该学科点建有我国心理学领域最早被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一支学术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拥有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其中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计划6人,有15人次在国内一级学会中担任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或理事。培养了大批应用心理学领域高层次的教学、研究人才和服务于应用领域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已成为我国应用心理学领域科学研究和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相关教学成果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浙江省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各1项,有2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