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2阅读量:10
11月23日,浙江大学研究生心理委员团体辅导培训暨第十期“同心圆”团体心理辅导师训练营开营仪式在紫金港校区海纳苑3幢537报告厅举行,来自全校41个学院(系)的研究生心理委员参加了本期训练营。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副教授杨宏飞、研究生工作部思想教育办公室主任朱杭、副主任张雨晴,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思想教育办公室车鹏艺、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团委副书记王梦真等参加了本次开营仪式。知心见心志愿服务社社长袁杏雨主持活动。
在党委研工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心理系依托学科(专业)思政特色创新项目,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学科育人力量,持续开展“同心圆”团体心理辅导师训练计划,今年已经举办至第十期。项目通过理论教学、团辅体验、亲身实践、专业督导“四位一体”的团体心理辅导师培养模式,开展朋辈互助教育,以研究生心理委员为起点,帮助研究生提高认知和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助力研究生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开营仪式上,朱杭老师首先向参加“同心圆”训练营的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预祝本次训练营圆满成功。他强调,研工部一直高度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已组建起覆盖全校研究生的心理委员网络今年更是正式推出了《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知心见心志愿服务社负责人黄心怡同学介绍了“同心圆”项目的建设情况,重点围绕“TEAP”四大核心模块,加深了学员们对培训项目的认识与理解。之后,心理与行为科学系2024级硕士生杨晶代表全体新学员发言,希望能成为同学们在学术与心灵成长道路上的坚强后盾,帮助大家勇敢面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
图 | 党委研工部思想教育办主任朱杭致辞
图 | 知心社负责人黄心怡介绍“同心圆”项目建设情况
图 | 学员代表杨晶同学发言
随后,团辅师训练营理论讲授模块正式开始。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副教授、浙江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宏飞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基本规范及理论知识、伦理准则、典型问题的处理方法,并进行了团体活动技巧的模拟练习,指导大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
图 | 杨宏飞老师讲授理论知识
图 | 结对模拟练习
下午,知心社成员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邱诗涵同学的主持带领下,学员们亲身体验了不同主题下的团辅形式和流程,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多种实用而多元化的团体心理辅导技巧。
图 | 全体学员分组开展团体辅导体验
之后,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李娟老师带领全体学员体验人际沟通主题下的团体心理辅导完整活动。学员们运用iNUK卡(“OH Cards自由联想与潜意识投射卡”系列心理学卡牌)明晰人际优劣势,结合非暴力沟通的理论知识开展“我表达”沟通活动,并通过“欣赏你”爱心贴赋能作结。
图 | 李娟老师讲解人际关系主题团辅
为期一天的“同心圆”团体心理辅导师培训结束,学员们不仅收获了关于心理健康和团体辅导的相关知识,也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技能也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掌握。返回各自院系后,同学们将会把所学知识和技巧应用于解决身边同学面临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尝试设计并带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并计划在下一次课程中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交流心得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