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4阅读量:10
2024年6月17日上午,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陈立心理科学前沿讲坛系列讲座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海纳苑3幢537报告厅顺利举行。University of Oklahoma大学蔡华俭教授为心理系师生带来《Regional Cultural-Psychological Variations and Their Sources in China》的主题报告。本次讲座由吴明证副教授主持。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伟大变革,如何深刻揭示人们的社会心理状况,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必须回应的话题。蔡华俭教授邀请了全国100多所院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通力协作,对人们的社会心理现状展开了全景式调研,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本次讲座中,蔡华俭向同学们展示了部分最新的研究成果。
蔡华俭首先从文化的水稻理论(Rice Theory)出发,导引出本次讲座的重要主题,即文化心理差异的根源探究。随后,聚焦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这一重要文化心理维度,介绍了当前学术界对物理环境(如气候、病原体、自然灾害)、社会环境(如人口密度、流动性、生存方式、现代化)、族群、宗教、基因、语言等是否影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心理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些研究在方法、理论上所存在的潜在不足。
在对已有研究批判吸收的基础上,蔡华俭介绍了其主持的三项研究。这三项研究分别以大学生、社区居民为样本探讨了两项主题,即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在我国的区域差异,以及导致这一区域差异的可能根源。这些研究均挑战了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水稻理论和气候经济理论,提出不同区域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现代化可能是导致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稳定根源。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参与师生对三项研究的发现与蔡华俭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代际变迁如何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展开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