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陈立心理科学前沿讲坛 | 人际互动中动态合作的认知神经机制

发布时间:2024-05-24阅读量:10

202452116点,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在紫金港校区海纳苑3537报告厅成功举办了“陈立心理科学前沿讲坛”之《人际互动中动态合作的认知神经机制》。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马燚娜教授主讲,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胡玉正主持,众多师生线下参与。马教授课题组的研究主要结合认知测试、行为决策计算建模、颅内脑电记录、脑成像等多种技术,来理解动态交互过程中人际和群体社会决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工作获得国自然基金委杰青、优青、科技部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多项研究发表在Nat Neurosci, Nat Hum Behav, Neuron, Nat Communication, PNAS等国际学术期刊。


讲座伊始,马教授简要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合作的大规模形成机制,合作动力学的行为与神经机制,实验模拟合作游戏。

首先,马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人类大规模合作的形成机制,从个体、人际交互和制度化三个层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她解释了个体层面的合作意愿和有代价的惩罚实验研究,以及人际交互和制度化层面的合作传播与异质社交网络的研究。

随后,马教授分享了课题组的最新研究,重点探讨了人际互动中动态合作的神经机制。她详细描述了一个模拟日常生活“两人三足”游戏的实验情境。在该实验中,两组参与者各自用鼠标移动图形,通过保持合作联结状态前进,目标是比另一组先到达终点。实验结果揭示了合作过程中神经机制的协调作用。


    

   最后是问答环节,现场几位老师积极提问,与马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讲座尾声,胡玉正老师对整场讲座和问答环节进行了精彩总结,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