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陈立前沿讲坛】 流动性社会中的人与城市:群体身份的社会医治与集体行动

发布时间:2019-11-04阅读量:551

102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系教授崔丽娟应邀到我系开展题为“流动性社会中的人与城市:群体身份的社会医治与集体行动”的讲座。我系众多师生到场聆听崔教授的讲座。

崔丽娟教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心理科学》编委,中国社会心理学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会长,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上海市老年心理学会会长。她长期致力于流动性社会中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和反社会预防研究,以及流动性社会中的地方依恋研究和社会转型中的集体行为研究。

讲座开始前,吴明证副教授向在场师生介绍了崔丽娟教授的研究领域及主要成就,而后心理系党委书记林伟连向崔教授赠送了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的纪念奖牌。

讲座一开始,崔教授就用“上桥”来比喻流动人口生存的境况,指出流动人口来到城市出现的“上桥容易下桥难”的社会融入问题,由此引出自己所做研究的三大主题:群体身份的社会医治之路、构建居住流动友好型社区和中国文化的集体行动研究。

在“群体身份的社会医治之路”这一主题中,崔教授指出,群体身份在保护人们免受重大生活变化带来的健康威胁上有关键的影响作用,但目前的现状是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群体边界明显,流动人口难以取得新的群体身份。不过,崔教授也从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中得到启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共同内群体来消除这种群体边界。随后,崔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她们的团队关于教育安置对流动儿童的身份转换和认同的影响研究以及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和反社会人格预防研究,引发了广大师生对群体身份问题的广泛思考。

在如何“构建居住流动友好型社会”层面,崔教授强调“地方依恋”的概念,认为流动人口对流入地地方依恋的增加可以帮助构建居住流动友好型社会。

在“中国文化的集体行动研究”中,崔教授提到了相对剥夺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资源动员理论,并以这三个理论为依托,从集体行动双重过程模型的视角揭示了当代中国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机制。

在讲座尾声的提问环节中,现场师生发言踊跃,崔教授也对大家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崔丽娟教授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精彩讲座,引发了师生们对社会流动产生的问题的广泛关注,增进了大家对于流动性社会的了解,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