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27阅读量:198
2018年6月27日下午,中科院蔡华俭研究员与浙大心理系的师生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与行为变化。蔡华俭老师在200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获博士学位,2003年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跟随Greenward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201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在报告中,蔡华俭老师指出:中国的年轻一代比父辈更为自我,更尊崇个人主义。例如,相比于上个世纪80年代,2000年的流行音乐歌词中出现了更多的“我”,更少的“我们”。年轻一代的父母为孩子取名时,更多的选择较为独特的字词。年轻人更不认为“谦虚”是好的品质,他们希望独特、有个性,喜爱与众不同的穿着。
传统文化会因此消亡吗?对于这一话题,蔡华俭老师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首先,集体主义不会消亡。由于五羟色胺基因的差异,亚洲人对于环境更为敏感,集体主义文化能够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助于维持个体的心理健康。例如在中国的台湾省、美国的唐人街,集体主义的文化属性反而更加凸显,因为人们希望通过它们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冲击。
其次,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并不矛盾。例如,温州人一方面勇于拼搏,开拓进取,体现出个人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温州企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体现出集体主义的特征。
最后,即使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传统也并未消亡。2008年金融危机后,保守主义在美国有抬头的趋势。美国的“00后”比父辈更加的保守,更反对婚前性行为。这些事实使得一些原本预测“美国的传统将会终结”的学者也不得不修正自己的观点。
“文化是适应的产物,文化为了适应而生;当文化可以促进人的适应的时候,它就会得到流传;当文化不能促进人的适应时,它就会被淘汰掉”。蔡华俭老师的见解引发了师生的共鸣。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迁,在国外几十年才能完成的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只需要五年就能实现。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廖一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