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27阅读量:281
7月6日下午,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杨芊老师受邀参见浙江大学心理系青年教师学术沙龙,为师生带来“社会心理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的精彩讲座。
杨芊老师研究方向主要为转型时期“医”、“患”为主的医改利益相关群体及其社会心理机制的解释和健康适宜行为的促进。在讲座中,杨芊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医改大环境及社会转型时期的医患关系。面对医暴频发现状,杨老师的研究着眼于底层问题,从“患方”和“医方”两个角度切入。“患方”角度,基于存在主义心理学,以替罪羊理论来解释伤医行为,认为医生是被患方当作疾病的替罪羊,在对治疗结果不满或无望后将矛头指向了医方的医疗行为,进而演变为医暴,这实质上可能是患方缺乏掌控感引起的,尤其是对不确定性高的疾病。在对“医方”的研究中发现,医院组织机制可能会影响医生的行医行为,医疗关系其实是医院、医生、患者三方行为,当医院出现违背医生心理契约的行为时,医生可能会出于报复医院的想法对患者做出一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医生对医院认可度高时,这值得深思;但相反,当医生更认同“医生”这份职业时,这种情况会大大减少,看来“医德”教育意义非凡,希波克拉底誓要言铭记于心,实践于行。在对医生的研究还发现一有趣现象,家中有兄弟姐妹的医生更不容易发生医患纠纷,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还通过跨文化研究对比中国和土耳其公众对医患纠纷的看法,发现在中国的被试中认为医患纠纷主要是医生问题的人要显著高于土耳其,且认为医生出现差错时需收到更严厉的惩罚,这可能与两国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有关。
聆听完精彩的讲座后,与会师生同杨芊老师就讲座内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此场讲座杨芊老师现身说法,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心理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实践应用与广阔前景,启发新的思路,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图/文 焦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