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16阅读量:457
我系2016年李达三、叶耀珍学生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于8月13日始顺利进行,中印双方就各自科研课题的选题、方向、方式、计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合作,在研究之余,为开拓双方学生视野,提高跨文化互动能力,项目特别计划邀请同学们于8月16日参观印尼特色自然地貌景观:伊真火山。
经过近8小时的城际车程,同学们在凌晨4点到达山底,开始徒步登山。众所周知,印尼多岛屿、多火山。这样的自然环境使人们能够轻易地看到自然之美、自然之奇,产生自然之敬畏。在这样巨大的山脉下,在天还未亮,日光一点一点透出天际,却在眨眼间扩散到整个世界的时刻,这种自然的奇迹、艺术的魅力,足以使尽管语言不同,可能来自世界各地但同属于人类的我们由心地产生对自然相同的敬畏感。它是神圣的,它威力巨大,它又充满慈悲,孕育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火山的顶部,绿色的植被与灰色的枯枝纵横交错,自上而下绵延,将毁灭与新生以极具感染力的具象放大到眼前;颗粒状的火山岩充满气孔,尖锐而粗粝;背后碧蓝色的火山湖在硫磺缭绕的浓烟下却平静的仿佛像是世界尽头。近到火山口的温度不同于山顶的凉爽,浓烟吹起的时候,在坑底抬头看,是毫无夸张的遮天蔽日。选择下到火山底部的同学们组成了一支分队,并肩而行,在热情友好的当地印尼向导的帮助下,成功下到火山口观景。
在整个行程中,印尼伙伴与中国同学结伴而行,这使这次火山之行又像是成为了一次破冰之行,当双方都迈出第一步后,相熟成为自然而然。在车上的时候,邻座的两个人从起初的试探靠近到浅层相聊再到最后聊的热火如荼,印尼小伙伴的热情与体贴的关照,使同学们在异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赤道很热,但比这更温暖的是我们彼此相靠近的心。情感上的相通使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陌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相视一笑就能看懂彼此的默契。虽然母语不同,虽然英语有时也可能磕磕绊绊,但拥抱与爱没有国度。见过很多跨文化的理论甚至说是技巧,但都不如实地来的受益匪浅。同学们通过实地跨文化交流,对于不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切实地锻炼了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知识不再是书本上静止的字画,而是流动的情感,充斥在我们相遇相识相知的一点一滴中。每一个行为,每一个微笑,都是每一个惊喜。你好,印尼! 感谢,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