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旧版  新闻资讯

陈立心理科学前沿讲座:李健老师讲授风险决策个体差异的内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2阅读量:272

       2018年10月25日上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研究员李健老师受邀来我系作报告,向大家介绍了其实验室近段时间正在进行的项目——风险决策个体差异的内在机制研究。

   虽然前景理论描述了,个体在面临相同事件的不同外在框架表述情况下是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但是即使在外在框架相对明确的条件下,个体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决策差异,这一个体差异的原因并不明确。因此通过两个实验来探究哪些个体因素影响其风险决策偏好。

1.2.jpg

   研究一,探究贪婪特质对风险决策偏好的影响及神经机制。请被试在一系列同时具有收益、损失的选项中进行选择,并测量个体的特质贪婪程度,以及脑区活动。结果发现:贪婪问卷得分越高,个体有更多的风险行为;其次,贪婪特质与腹中侧前额叶(vmPFC)的活动减弱有关,该区域主要与风险规避有关。这一研究为揭示风险决策偏好的个体差异找到了神经机制方面的证据。

1.3.jpg

   研究二,探究沉没成本效应的神经机制。首先被试选择是否进入一个买彩票的房间(如果被试选择进入,那么就会出现沉没成本),随后给其一部分钱作为本金,并自己决定是否购买彩票。被试实际上根据效用模型计算继续投入带来的收益效用、放弃投入带来的损失效用,如果被试认为损失效用大于收益,那么他们越容易选择买彩票,出现沉没成本现象(同时意味着风险偏好)。通过该研究,作者认为心理账户可能是一种特别的沉没成本形式,依据心理账户模型可以解释沉没成本效应的个体差异,同时背侧前额叶(dlPFC)与眶额皮层中部(mOFC)共同影响个体的沉没成本效应。

1.1.jpg


 报告结束后老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点与李健老师进行热烈讨论,最后由何贵兵老师对报告做一总结,并提出了对决策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