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8阅读量:1512
根据我校心理与行为科学系与印尼泗水大学和国立伊斯兰大学达成科研合作与交流协议,心理系拟选拔20名心理系本科生于2018年5月7同印尼师生展开科研合作项目,并于2018年11月赴印度尼西亚参加为期7天的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活动。 一、项目背景 该项目是我校心理系与印尼泗水大学(UBAYA)和国立伊斯兰大学(UII)跨文化科研合作与交流框架下的一项旨在加强学生科研合作跨文化互动能力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二、项目目的 项目旨在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跨国团队科研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演讲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对于2016、2017级的学生,该项活动计入第四课堂学分(2学分) 三、交流时间 国内:2018年5月7-13日,为期7天。 印尼:2018年11月中旬,非考试周时间。 四、交流地点 浙江大学、印度尼西亚泗水大学(泗水)、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大学(日惹)。 五、主要活动 1.国际学术讲座 3所学校教授专题授课 2.科研活动 双方教师、学生组成科研团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开展跨文化科研活动 3.公司访问 访问印尼跨国公司,与高层互动交流 4.国际会议 参加第三届ICP-HESO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In Health, Educational, 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Settings)国际会议 5.文化体验项目 体验印度尼西亚传统文化 六、费用情况 学校对外交流基金将根据学生的表现为每个同学提供最高5000元的资助,用于科研活动及国际交流。 七、申请条件 1.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本科生(原则上为2015级、2016级、2017级学生); 2.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和记实综合考评优良者; 3.英语水平良好,在校成绩优良; 八、申请方式 请于4月27日12:00前将报名表发至联系人郭禹辰处,电话:18009590133,邮箱:11739010@zju.edu.cn(48小时内未收到邮件回复请重新发送并短信告知)
项目介绍 一、项目概况 《本科生赴印尼交流项目》是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与印度尼西亚泗水大学(Universitas Surabaya,UBAYA)心理系发起的一项旨在加强学生科研合作意识,提高跨文化互动能力的学生交流活动。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科研水平。双方已于2012年成功开展首次交流活动,已成功举办6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良好的反响。项目的成功实施引起了印尼多所高校的关注,许多学校对参加这一国际合作表示了浓厚的兴趣。2013项目合作学校进一步扩大到印尼国立伊斯兰大学(Universitas Islam Indonesia,UII),此外还有多所印尼高校邀请我方师生前往交流研讨。 本项目采用“2+X”形式设计,即中印双方学生混合组成小组,在中国和印尼各开展为期1周的密集交流活动,而在两次出国交流活动之间,会有若干(X)个月的时间让双方学生在线进行交流互动。项目采用行动学习法来有效提高了学生各项社会能力,达到项目目标。在中国和印尼各1周的交流期间,通过讲座、公司访问、科研调查、会议、文化交流等一些列方法让学生的跨文化互动得到发展。同时,项目以科研课题为指导,要求学生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以团队形式高质量的完成各自课题,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合作意识和科研能力。2018年,项目将主要包括在中国和印尼各为期1周的活动,6个月的在线合作交流,以及项目结果的展示和呈现。
二、项目目的 在世界不同国家的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的背景下,浙江大学提出“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的教育使命。这要求同学们除了要有扎实的科研能力外,还要能在跨文化环境中有效的合作。因此,科研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互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能力之一。本项目目的就在于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特别是学生科研合作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表达观点的能力和跨文化互动的信心。
三、项目特点 本项目采用瑞文斯(Reg Revans)提倡的行动学习法设计,所谓行动学习法就是透过行动实践学习。即在一个专门以学习为目标的背景环境中,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学习新的知识,发展自身能力。因此,行动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行动学习法强调行动性,即在行动中学习,这要求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从以往经验中进行学习。而且行动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强调学习是一个团体活动的过程,团队成员要互相支持、批评、观察等。行动学习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不是依赖教师灌输知识。 项目小组成员由中印学生混合组成,让两国学生有充分的交流机会。并且每个小组都会有1名研究生参与指导课题研究和报告撰写。因此,项目既锻炼了本科生的跨文化互动能力,让他们参与到国际科研合作中来,也锻炼了研究生从研究的设计、实施到最终报告撰写的完整科研能力,并且锻炼了研究生的团队领导能力。因此项目让多层次的人员都能获得能力上的提升。 不同于SRTP或者现有的一些其他科研训练活动。每次项目都会设定一个主题,并延伸出若干子课题,学生可以自主选题,并通过公司访问和文化交流最终确定科研方案。这一方面让学生主动进行研究,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力,另一方面保证了课题研究质量。 另外,项目不仅仅局限于短期的实地交流活动,还帮助同学通过网络建立联系。让同学们即使在项目结束后还能和国外同学保持联系,扩展学生国际人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