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27阅读量:3246
近日,国际人机交互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IF=1.26)正式接收我系高在峰教授指导的本科生团队论文User-Defined Gestures for Gestural Interaction: Extending from Hand to Other Body-parts,2012级本科生陈珍为第一作者,2013级本科生马骁驰、彭泽亚、周颖、姚梦舸、马正参与了该项工作。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主要发表人机交互领域中原创性实证性研究、综述等,是人因学领域中的重要杂志。 该项目历时两年,得到了浙江大学本科生探究性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的大力资助;陈珍同学亦以该项目成果为本科毕业论文于2016年顺利毕业。 体感交互(Gestural Interaction)是自然交互(natural interaction)技术中的新兴技术,它允许用户使用肢体动作直接与机器进行的交互。为体感交互界面提供与用户心理模型相匹配的交互姿势是获得“自然”交互体验的关键。目前,有关交互姿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手势设计,且大都以实验中用户提出手势的频次作为指标予以考察;此外,在以往研究中,用户对姿势的可能设计空间并不熟悉,存在以偏概全的可能。陈珍等人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1)要求用户对15对常用的人机交互命令提出所有可能的交互姿势,不限于手势,共获得701个可能的姿势;(2)以提出姿势的频次、主观评价(易学性、匹配度、易用性、生理疲劳)、生理风险评估(基于NUI实验室自主开发的KBC toolbox进行REBA生理负荷评估)等作为指标,基于此获得每种命令下的高分姿势;(3)首次结合用户自定义法(实验1)与再评价法(实验2)获得与用户心理模型匹配度最高的手势(见图1)。本研究成果可运用在XBOX、VR/AR等涉及体感交互的领域。 图1研究获得自然交互姿势 作为浙江大学本科生探究性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我系心理实验教学中心自2014年起与高在峰教授主持的自然交互实验室(NUI lab)密切合作,每年暑假短学期向本科生开放自然交互的前沿探索课题,形成了由教师指导、研究生带队、优秀本科生为主体的科研团队训练模式。该项目已历经三期,先后在《应用心理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CI,IF=1.26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SCI,IF=3.048 )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6篇,并有1篇论文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Chen, Z., Ma, X., Peng, Z., Zhou, Y., Yao, M., Ma, Z., Wang, C., Gao, Z.*, & Shen, M* (in press). User-Defined Gestures for Gestural Interaction: Extending from Hand to Other Body-par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