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12阅读量:3215
报告题目:中国人脑图谱的构建和应用 主讲人:梁佩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时间:2016年12月15日(周四) 下午13:30-15:00 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西五楼(心理与行为科学系)413
提要: 人类脑图谱的构建属于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借助脑图谱,不同模态、不同的大脑状态(健康或疾病)以及世界各地不同实验室的脑成像结果得以比较或综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脑图谱或来源于个别尸体资料(如 Talairach 脑图谱),或来源单个或小规模样本(如 MNI152 等),当应用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及不同种群时,常常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这已成为制约脑功能和结构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地,当前尚没有统一的正常中国人标准脑图谱。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首次基于一组多中心大规模数据开发了中国人3D结构脑图谱,命名为“Chinese2020”,并定义了中国人标准脑空间,标记了相应的AAL脑区。同时,为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中国人群构建了概率脑图谱。一系列验证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中国人群的脑成像研究,与配准到西方人脑图谱相比,配准到Chinese2020的形变更小,功能和结构定位的灰质占比更高;与基于AAL图谱的海马分割相比较,基于Chinese2020的分割准确率更高。这些结果说明,Chinese2020可以更好地表征中国人群的大脑形态学特征。目前,Chinese2020已可供全球研究人员免费下载使用(www.chinese-brain-atlases.org),这是首个实际可用的中国人3D结构脑图谱。
主讲人简介: 博士,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认知神经科学与医学影像学,具体包括中国人脑图谱的构建与应用、人脑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多模态神经影像学研究。已在包括《NeuroImage》、《Human Brain Mapping》、《中国科学》、《心理学报》等相关国际、国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45篇(第一、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25篇)。先后主持十余项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及北京市科研项目4项)。先后获得北京市青年拔尖团队负责人、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骨干等人才称号。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放射技术分会常务委员。SCI检索期刊PLOS ONE学术编辑(Academic editor),Parkinson’s Disease等SCI检索期刊的客座编辑 (Guest editor),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编委,《实用医学影像杂志》青年编委,NeuroImage、Neuropsychologia、Brain Research、Psychophysiology、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Current Alzheimer Research等二十余个SCI期刊的审稿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