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22阅读量:5258
周三下午,陈辉博士携Seeing is Not Remembering: Failure to Report Attended, Consciously Accessible Features of a Highly Visible Object的主题报告登上“陈立心理科学青年论坛”,为我系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 陈辉是我系2010届硕士毕业生,201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取得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读博期间曾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系访学一年,与著名心理学教授Brian Scholl合作了多项视觉意识相关的研究项目。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加入美国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的Brad Wyble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至今。 此番回母系,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近年来在记忆领域的一系列研究。在以往研究注意、意识和记忆的研究中,普遍认为被试至少能够短时间记住被注意捕获并进入意识的信息。然而,陈辉博士的最新研究发现:被试会对刚刚已经注意过的并且使用过的信息属性产生遗忘,尽管那些属性是实验要求深度加工过的。例如,在屏幕呈现的四个刺激(3个阿拉伯数字和一个英文字母),要求被试判断字母出现的位置。结果发现被试都能判断出字母出现的位置,然而在某个trial中,当突然要求被试报告刚刚出现的字母是什么的时候,被试却报告不出来。这种“属性遗忘”现象在多种实验条件下都普遍存在(例如在3个奇数中找偶数 或者在黑色字母中找有颜色字母等)。但是,意外检测过后,当被试的期望发生改变后,他们在完成与意外测试相同任务时却能够把属性准确报告出来。由此陈辉博士提出,记忆受到预期(expectation)的影响,记忆会根据任务要求选择和保持信息。 最后,陈辉博士就“attribute amnesia ”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新的认知表征加工理论。有趣的现象、严谨精妙的实验设计以及过程中大家积极的交流互动构成了一场趣味横生的讲座,在场师生置身其中。 讲座尾声,系主任沈模卫教授对陈辉博士的报告予以点评和致谢。讲座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