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01阅读量:6877
5月28日,美国AAI测评国际总裁、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咨询和工业组织心理学博士佩奇,希典咨询董事总经理兼资深顾问、美国欧多明尼大学工业组织心理学博士梁开广,以及美国奥本大学副教授、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专业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范津砚,联袂为我系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的主题为“个性/人格测评在人才选拔和领导力发展中的应用”。
![]() 周五下午的心理系楼,能容纳近两百人的413教室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师生。首先开讲的佩奇博士,以“人格测验在国际上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题,介绍了人力资源的五大趋势。他以市长的大五人格调查为例,介绍了82%的领导由于人格与环境不相适导致任期前十八个月的失败,以此阐述了人格测验的应用前景。
![]() 随后,梁开广博士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人格/个性测评工具在中国的应用与挑战”的演讲,从优秀测评工具的标准和信效度研究实例等方面出发,具体介绍了人格测评工具在中国的现状。同时他也指出,国外的测评引入中国时都应该经过严格的本土化研究。
范津砚博士第三个登场。由于人格测验大多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所以容易受到“伪装好”的影响。对此,他通过题为“跨文化人格测评伪装好现象的应对措施”的演讲,介绍了相应的应对策略、鉴别策略和范式抗伪装好程序即优缺点,开拓了研究的眼界。
最后的提问环节,在场师生依旧热情高涨,三位教授也对大家的问题进行了热心的解答。
![]() 佩奇博士就组织承诺与人格特质的关联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员工离职时会在这两者之间权衡,年轻的员工往往会选择更高的薪酬,而个人成长、学习机会、工作重复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伪装好”是否在人格上存在差异,范津砚博士认为“伪装好”也是一种能力,但是并没有充足的实证证据,一般来说政府人员的“伪装好”分数偏高。梁教授指出WBI问卷普遍适合于高低层人员的测评,帮助高层人员“照镜子”、预测低层人员的工作表现。
原定两个小时的讲座因为三位教授的精彩演讲和大家的热烈提问而一再延长。讲座结束后,三位教授仍然被热情高涨的师生们团团围住,共话学术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