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陈立心理科学前沿讲坛|胡传鹏教授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3-10-24阅读量:10

1018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胡传鹏应邀做客心理与行为科学系陈立心理科学前沿讲坛,带来了以“开放科学运动与新的研究规范”为主题的学术报告,并与心理系师生交流讨论。


讲座开始前,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妙峰发表了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 恪守学术规范”的讲话结合20238月提出的心理学开放科学苏州倡议,指出研究者应当恪守学术规范、践行开放科学理念, 实现科学研究全流程的公开透明,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心理学研究的质量。


副系主任陈辉向现场师生介绍了胡传鹏教授的研究工作和在开放科学推广中的贡献。胡传鹏教授的课题组探索和尝试使用元研究、测量、计算建模和AI的方法探索社会自我的认知机制与心理健康问题。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在SSCI/SCI/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发起开放科学中文社区Chinese Open Science NetworkOpenScience公众号)等。


胡传鹏教授的报告从2011年前后心理学界发生的一系列数据造假事件引入,结合随后发生的经典实验重复失败事件,指出可重复性问题是当前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介绍可重复性危机的背景,胡传鹏教授向我们解释了可重复性的多重意义,包括计算上的可复制性、结果的稳健性(鲁棒性),以及最常说的可重复性,也就是采用不同的数据和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这些可重复性问题促进了以心理学为首的开放科学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反思传统的科研实践,发现并逐渐采用了开放科学的原则。


接下来,胡传鹏教授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开放科学新规范。首先是理论与数据的关系透明,加大对理论的挖掘与总结,以加强理论与数据之间逻辑链条的严谨性与紧密性。其次是假设产生过程透明,应该写提出假设再收集数据,而不是在数据分析之后才提出符合结果的假设。然后是实验设计透明,对此,胡传鹏教授提出了预注册与注册报告的方法,以保证研究过程的规范与公开。其次是统计推断过程透明、测量工作的透明以及数据分析过程的透明指出研究者应当重视效应量估计和不确定性估计,采用贝叶斯统计、层级模型等代替传统的分析方法,同时也应当主动共享开放数据。最后是科学交流过程透明,研究者和期刊不要过度追求显著结果,以减少出版偏见问题(指期刊倾向于接受结果显著的文章而拒收结果不显著的文章)

此胡传鹏教授还指出,开放科学需要优质的基础设施(OSFscidb.cn)、与用户的交互(RPythonJASP),还需要文化共同体(SIPSPSACOSN)、奖赏性政策(DORATOP),以及教育科普,从而更好地构筑开放可续大环境。

最后,胡传鹏教授带大家了解开放科学的趋势,以此展望开放科学的未来。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期刊杂志接受预注册与注册报告,开放科学专项基金成立,导向性政策持续增加。开放科学正更加深层次地渗透于科研、教学与评估环节中。更多支持开放科学的研究机构诞生,这都促进了心理学向更加平等、更加包容的方向发展。胡传鹏教授鼓励青年工作者们在开放科学的实践中“有一分热,发一份光”,积极拥抱新的观念,尝试不同的平台与数据,在不断汲取知识的同时也应当回馈社区,为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让在座师生们不仅对开放科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透过可重复性危机深刻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本质。正如Richard Feynman所说,我们不能欺骗自己,因为只有欺骗自己是最容易的。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们与胡传鹏教授就讲座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问答。在热烈的气氛中,报告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