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浙江大学第461期博士生创新论坛暨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第二届博士生创新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3-06-08阅读量:10

浙江大学博士生创新论坛由校博士生会、校研究生会、各院系研博会联合主办,搭建了校院两级学术活动共享平台,为全校博士生们提供了多学科学术交流盛会。自 2003年首期举办以来,论坛始终秉承“求是创新”的精神,倡导学科汇聚,鼓励自主创新,以“启迪智慧, 激励创新,交流学术,博采众长”为主旨,旨在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的优势,加快我校博士生“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步伐,增进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助,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为助力广大研究生了解领域前沿,启发科研思路,浙江大学第461期博士生创新论坛暨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第二届博士生创新论坛于2023527在紫金港校区海纳苑3顺利举行。本届博士生创新论坛包括线上开幕式专家报告和线下学术成果海报展两个重要环节,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党委副书记陈妙峰、系副主任陈辉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


开幕式专家报告

01 嘉宾致辞

陈妙峰老师致辞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党委副书记陈妙峰致开幕词。她指出,博士生创新论坛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浙江大学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活动之一。她提到,当代拔尖人才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持续的学习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是最为关键的。她希望,同学们能借助博士生创新论坛等活动,将自己塑造成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思想先进的创新人才,勇攀学术高峰,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02 专家报告

开幕式致辞后,系副主任陈辉为大家介绍本次论坛特邀嘉宾——北京师范大学的马燚娜教授。马教授课题组主要结合认知测试、行为决策计算建模、颅内脑电记录、脑成像、神经递质调控等多种技术开展研究,研究工作获得了国自然基金委杰青、优青、科技部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陈辉老师介绍嘉宾


马燚娜教授报告的主题是《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cooperation and intergroup competition in the human brain》。马教授从群体的人际层面讲述了内群体和外群体的不同神经模式如何加强对内群体的归属感,进而促进内群体合作和激化对外群体及其成员的敌视行为,从而可能引发群体间竞争。在此基础上,马教授还进一步介绍了层级性社会结构中不同位置(领导者和跟随者)、不同性别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神经模式的影响。

马燚娜老师分享


最后,马教授与同学们进行在线交流互动,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出耐心解答,同时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心得与经验。开幕式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

同学提问


学术成果海报展

学术成果海报展于开幕式专家报告结束后启动。来自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各个方向的十余份学术成果海报在海纳苑3幢一楼大厅展出,吸引了众多师生到场参观。通过现场投票,吴静岚、李振、陈政铂同学的学术成果海报获“优秀海报奖”。

本次海报展展示了我系研究生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潜能。

海报展现场


同学们参观海报展


圆满举行

开幕式合影

海报展合影


        浙江大学第461期博士生创新论坛暨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第二届博士生创新论坛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促进了师生间的学术创新交流。今后,心理与行为科学系也将继续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浙江大学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推动心理学学科向更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博士生会

浙江大学研究生会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研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