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9阅读量:869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学精神、悟思想成效转变成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支持残疾事业的发展,将心理系学生党员的服务精神落到实处,同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1年11月17日下午,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本科生第一、第二党支部党员赴翠苑街道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开展了志愿助残活动,为智力或精神障碍群体送去了冬日里的第一份温暖。
【暖场】
在到达残疾人之家后,同学们受到了来自中心各位朋友的诚挚欢迎,他们的肢体和语言动作或许并不优雅,但洋溢而出的热情依然打动了大家。全体党员们为中心的朋友带来了开场小节目——合唱《隐形的翅膀》,很多残疾人朋友都纷纷参与合唱,大家一起跟着打着节拍,摇晃着身子,气氛逐渐变得轻松活跃起来。
接着,郑晓龙同学为中心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次来开展志愿活动的同学们的身份,并传达了党支部致力于帮助障碍朋友的诚意和决心。
【心理团辅】
简单的介绍后,在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同学们与每一位残障朋友结为“亲密”搭档,开始了“击鼓传花”游戏与陪谈结合的帮扶环节。击鼓传花游戏拉近了同学和残疾人朋友的距离。所有人围坐成一圈,以一个玩偶小熊作为花,音乐声响传花,音乐声停花止。花在谁手中,谁便要表演才艺。
才艺表演环节,同学们都拿出了“看家本领”,精彩纷呈。张轩睿、孟昕怡、陈心悦、史浩然、张易等同学都选择展示自己的歌喉,生动演绎了抒情歌曲,感染在场所有人;曲乐同学带来了魔术表演,酷炫的手法让大家叹为观止;高诗淇同学带来一段民族舞,展现了曼妙舞姿;还有彭亭彰同学选择了讲单口相声——用滑稽幽默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幼时的糗事,惹得在场所有人捧腹大笑,拉进彼此的距离。同时,残疾朋友们也积极加入到才艺展示环节中,与志愿者们一起合唱,协助魔术表演,帮忙调试设备……
游戏过后,团辅进入到谈话环节。本环节旨在利用语言交流传递经历情感,帮助残疾朋友们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期间,有的搭档像似多年未见的老友,初见面便相聊甚欢,沉浸在和谐愉悦的沟通氛围中;有的搭档初见时很拘谨,但在同学们的亲切引导下,残疾人朋友也逐渐敞开心扉。在沟通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中心的残疾朋友每天作息规律,时常参与简单的手工制作、画画等休闲娱乐活动。国家对特殊人群也制定了完善补贴和扶持政策,不断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赠送礼物】
活动最后,同学们拿出了浙大文创明信片,并现场写下了自己的感悟和真挚的祝福,赠送给自己的搭档,留作纪念。本次的志愿助残活动虽然短暂,但同学们成为了中心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们真诚友善的朋友。心理学子用“心”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发挥专业所学,关爱特殊群体,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同学们和搭档依依不舍的情绪中,本次的志愿助残活动圆满结束。以情暖心,有爱无碍,同学们关爱弱势群体,彰显了心理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今后也定将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
【成员感悟】
林琛:之前我参加过助老助幼的志愿活动,但这次助残活动给我非常不一样的体验。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残疾人朋友们,那就是他们非常热情。从我们还未进门开始,就有许多朋友前来迎接我们,向我们打招呼问好。在击鼓传花环节,志愿者们和残疾人朋友们都踊跃地献上自己的才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而结束时也有朋友向我们一一道别,让我深受感动。虽然他们在智力或精神上有所缺陷,但今天我唯一感受到的却是他们的细心、真诚和对新朋友的接纳。
高诗淇:这次活动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智力障碍群体,我发现他们的生活和状态都和我想象中的不同。他们乐观开朗,会热情地和每一位志愿者打招呼和道别,并且会主动来添加我们的联系方式,还不断对我们的活动表示谢意。他们大方自然,在击鼓传花环节被请到台上表演节目都能毫不怯场,应对自如。我发现只有真正接触到这个群体才能感受到这样的正能量,才能摘除“有色眼镜”正常看待这个群体。希望之后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以自己的行动真正帮助到这个群体。
刘美希:通过这次志愿活动,我不仅看到了心智障碍朋友的真实生活,也看到了社区的基层工作在群众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在这样一个残疾人之家中,他们不仅可以得到工作人员悉心的照料,进行康复训练,还会做一些劳动辅助性就业项目,得到一定的报酬。残疾人之家为心智障碍朋友提供了一个温和、稳定的与社会沟通的场所,到群众中去,关注边缘群体的生活,真正做到了“为人民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