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13阅读量:297
2018年12月11日晚,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第十六届“挑战杯”参赛培训及经验分享交流会在西五教学楼105教室举行,本次活动邀请浙江大学团委夏雷老师,为心理系的8个团队的学生答疑解惑。活动由心理系团委书记陆智辉主持。
本次活动一开始主讲人夏雷老师介绍了“挑战杯”官方管理办法和竞赛章程出处,并建议大家仔细研读。接着就“挑战杯“的历史和宗旨做出了说明,即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之后,夏老师根据浙江大学近六届比赛的获奖情况的数据,总结出了项目申报和获奖比例间的规律——一类项目基数越大,评奖比例越高。
在对比赛评审组委会的构成和比赛流程做了简要介绍之后,夏老师对参赛作品的说明和要求做了详细解读,提醒参赛同学注意申报作品类型、申请人的学历、项目贡献的个人比重。接着夏老师拿出上一届获得国家级奖项的作品,现场解读,以帮助参赛同学理解好作品的特点和闪光点。
接着大家针对手中项目的学科类别所属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和交流,参赛队员依次汇报了自己项目的主题,夏老师根据以往的观赛经验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明晰了同学们的申报方向。
随后,夏老师对浙江大学对于“挑战杯”的奖励机制给出了说明,并分析了其他学校对于挑战杯的奖励现状
最后,夏老师针对各个学科类别的作品的撰写特点给出了建议,传授大家写申报书的技巧,
并对附件材料的必须内容和加分内容给出了提示。例如写选题的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时要指标明确;写所采取的技术路线时要避免过多描述实验细节;写获得的成果时要写出纵向横向比较的结果;写创新点及关键技术时必须描述准确。
本次参赛培训及经验分享交流会为心理学参赛队伍提供了极佳的指导,帮助参赛团队明晰了申报方向,减轻了参赛阻力,使所有参赛队伍对“挑战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经过夏雷老师的指导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提高了对于比赛的信心。
图/文 张益凡